宜昌电脑城的传奇:用血汗奋斗在人生路上的丁世军(自己的电脑城客户路上奋斗)

--------记宜昌电脑城复印机大咖鑫荣天办公总经理丁世军的奋斗之路

前言:本想回家要点本钱,歇了一夜之后,却空手返回宜昌。

当年我只有一百斤出头,现在长到一百七八十斤了。

宜昌电脑城的传奇:用血汗奋斗在人生路上的丁世军(自己的电脑城客户路上奋斗)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丁世军情不自禁感慨:都是电脑城的地沟油盒饭把我催肥的。

说完哈哈一笑,又开始蹲在碳粉扑扑的地上开上维修复印机。

搞我们这一行说累也累,说危险也危险。
整天跟粉尘打交道。
碳粉,复印机打印机的静电灰。
所以我每年都检查一下身体,主要是看一下肺。
现目前为止,除了需要减肥,其他一切OK。

工作闲暇,丁世军这样说。

这年头,搞哪一行没有职业病,搞哪一行不是在拿命在拼。
除了工作时尽量爱惜自己,别无选择。

眼前这个略显油腻的80后老板,是宜昌电脑城鑫荣天办公的老板兼技术骨干。
用他自己的话说,搞维修这一行,不存在老板和员工之说,老板就是员工,员工就是老板。
特别是我们这种小公司,全靠自己有一腔主人翁精神,让跟着自己的兄弟们看到希望和感动,才能维持下来。

但是电脑城的同行戏称他们鄂西南打复扫事业局的丁局长。

当然闲时他也开玩笑说:老板儿,照顾一下我的生意,***可以开成办公用品。

一:创业

说起创业,丁世军感慨万千。
当年他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
在一家复印机服务公司当技术员。
青葱岁月总是太匆匆。
现实的爱情,生活的压力,让他感到不能再这样整天跑来跑去为一个月几百块钱的死工资奔波拼命了。
就是要拼命,也得拼在自己的事业上。

于是在一个夏天,丁世军趁放假回了一趟巴东老家。
一个山村的普通配农户。
本来他是想开口找家里要点启动资金,回宜昌开始创业的。
但是他心事重重开了几次口,却没有发出声来。

知子莫如父。
老父亲问他这次回来有什么事没,有什么事就说。
丁世军小声说没事,就是趁放假回来看一下您儿们二老。

第二天一早,丁世军又背着一个包包返回了宜昌。

丁世军无限感慨地说:知道么,那天回去,正赶上屋里扳苞谷。
帮家里扳了一天的苞谷。
很累,真的很累。
自从十多岁出去打工,打工虽然累,但没有做农民在地里干活累。
那天我真的累蔫了。
也让我明白父母在家挣几个钱不容易。
全靠种点粮食卖。
这些年来粮食不值钱,当时在我们那个大山里,每一分钱的收入都是真正的血汗。
我不好意思开口。
张了几次嘴,没说出话来。
所以决定回宜昌,从小事一步步做起来。

当时全凭以前工作的经验和技术。
刚开始和同行合租门面。
由于资金短缺,只能和同行抱团取暖。

以前的同行是冤家。
但是今天,自己的实力管在那里,没能力和别人拼,和别人斗,只能找和自己差不多实力的同行,相互扶持,抱团取暖。
共同合租门面,忙的时候互相帮忙。
都是技术人员出身,你帮我我再帮你。
毕竟都是一群出来创业的热血青年,你忙不过来是我帮你,我忙不过来时你帮我。
就好像过去农村里农忙时换工一样。

二:创业理念

每一个客户,不仅是大爷,还是上帝,更是财富。

只要我还醒着,电话还是通的,客户有要求,我能赶到现场的尽可能赶到。

丁世军老是痞痞赖赖地说: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
不要认为客户有脾气就不理客户,说名不好听的话,赚钱的路上,钱就是沾了粑粑,那还是一张钱。

曾经有一个客户,与他算不打不相识。
由最开始的抬杠刁难,到最后成为朋友,还四处为他介绍客户。
丁世军正是用这种良好的心态,用细心和耐心一点一点感动客户。

不仅要说得好听,还要做得好看。
这是他一贯的原则。

丁世军淡淡地说:我还不是有自尊和尊严的。
但是,为了生活,为了生存,有时候不得不低声下气的。
但是,人心倒底是肉长的,只要敢于承担责任,把事做好。
敢争据理力争,该低调做事的时候,客户说什么你听着,让他满意是第一要素。
总归有感动的时候。
沟通永远是创业最好的良药。

所以,千难万难,千万不要让所谓的尊严让沟通变得困难。

为此,丁世军一步步改变理念。
每年都花几千块钱去参加培训课程。
用旁人的话来说,去洗脑。

丁世军解释说,什么都有两面性。
这培训确实是洗脑。
但是能洗去烦恼,增加我前行的动力,何乐而不为呢?况且这个世界,谁不是在用人性的诱惑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要用传销的精神来做实体的事业。

不仅如此,丁世军还花钱给自己的几个员工去参加培训课程。

不求他们能学到什么,主要是让他们能增强主人翁精神。
大家心往一处使。
公司业务好,大家收入就多。
虽然没有像合资大企业有保障,但是我们可以凭努力得到更多。

三:买车:神车伴他去闯荡

丁世军说他的事业,得到一个飞速发展,缘于买车。
宜昌电脑城的人都知道,有一辆蓝色的车牌号717U的五菱面包车,是传说中的神车。
这辆普通的面砣子,载着丁世军跑遍了整个鄂西南,半个重庆,以及鄂西北,鄂中一些地区。

提到这些,丁世军有些自豪:我是以技术控天下。
主要是技术,渐渐地很多地方的客户相互介绍请他去修机器。
这辆车跟着我真的是遭大孽了,苦得很。
要是一匹马,估计早累死了。

说起买车,丁世军说缘自一次锤子买卖的业务。
有一天晚上十一多钟,有一个郊区乡镇的客户急需打印机加粉。
电话打他那里。
他二话没说起床打了个的士,半个多小时到达客户那里,一切搞定。
客户问多少钱,我说120块钱。
客户说以前别人给他们只收60块钱一次。

丁民军无限感慨说:我当时只说了一句,他二话没说,把钱给了。
然后再也没有找过我了。

他说现在都要半夜12点了,我打出租车加急过来的,往回的车费和时间,120块钱我真的没喊多。

从这以后,丁世军觉得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得有辆自己的工作车辆才行。

于是用一个月时间苦学驾照。
然后买了一辆面包车。
那辆五菱神车,是自己人生第一辆公务用车。

自从有了这一辆车之后,业务更多了,自己也更辛苦了。
也开始有独立的门面,并且有自己的员工了。

主要是有车之后,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虽然辛苦,但是让自己方便了。
经常有客户半夜打电话说复印机急加粉,文件明天早上一定要打印出来,自己可以马上驾着神车赶到。
更重要的是拓展了业务,不仅仅是单纯修个机器加个粉了。
有了车,我可以拖着机子卖机子,租机子,砍掉中间物流环结,我就是物流,直接送到客户手上。

说到这里,丁世军,拍了拍日益增大的肚皮:其实我不是电脑城的地沟油盒饭增肥的。
是工作时间不固定,客户什么时候来电话,我就上班到什么时候,饮食不均匀,暴饮暴食,加上长时间坐在车座上开车,就长肥了。

看到日益变形的身体,丁世军有些无奈:有人是享乐长肥的,我真的是辛苦长胖的,说了别人都不相信。
一饿饿得要死,一撑撑得憋气。

对此,笔者我深有体会。
我曾在大前年五一期间和他去巫山送复印机。
奔波上千里路,到了巫山,只吃了一碗冷面。
而且还是装在方便袋子里用手捧着坐在车上吃的。
因为当时客户正在从外面回店的路上。
只好坐在车上等客户。

几百斤的大机器,要抬上十多米高的台阶,为了省钱,只请了两个棒棒,然后是我和丁世军自己当棒棒和棒棒儿们一起一步一步把几百斤重的大复印机抬上去。

装好机器回来的时候,已是半夜。
丁世军叫我不停和他说话,不要让他睡着了,这样开车安全一些。
一直开了近五个小时的车,在巴东县沿渡河,才找到地方正式吃饭。
用他的话说,困着了,饿着了,使劲吃,吃饱。

我和他开玩笑说:你这是技术控巴蜀,业务遍荆襄啊。

他一边往碗里刨饭一边嘿嘿直笑:您儿莫要日绝我。

确实啊,不论天晴下雨,平原还是山路,是坦途还是道咱塌方,包括目睹发生在身边生死车祸,丁世军都是呼啸而过。
来不及担心和害怕,又继续奔波在前行的路上。

四:业务转型拓展

随着业务的发展,在频繁与武汉的上家公司来往中,顺便收获了爱情,有了家庭,有了儿子。
当年的717U神车也完成了使命。
丁世军又买了一辆新的五菱神车,车牌号叫717B。

717U已成过去,17B正在奋斗的路上。
提到新车牌,丁世军一脸坏笑。

他说按现在的收入,贷款买个小车子,或是买个好车,几十万的车按偈也买得起。
但是对自己没有帮助。
生活中,有些东西不仅仅要面子,还在看实际。
五菱神车更适合自己的目前的业务发展。

修机器不再是丁世军的主要业务方向。
随着用维修赚来的钱和知名度,加上神车的神助攻。
丁世军开始做二手复印,全新复印机,租赁复印机办公设备,耗材。

有时候我们和他开玩笑说他现在是宜昌IT界的复印机大神了。
他总是笑着说,不要说IT,我就是一个搬运复印机的,说是搞IT的,觉得丑人扒事的。

用他自己的话说:修机器,修来修去,永远只能修机器。
一天到晚,身上带眼儿的地方都是堵满了碳粉,吐口水擤鼻涕里都夹着碳粉黑丝丝,和过去挖马门(煤矿)的没有两样。
不论是健康,还是经济发展,都看不到太大的出路。
必须展放眼光,转型攻坚。

做好服务,做好设备,做好口碑。

渐渐地,丁世军从宜昌电脑城一位小复印机维修工,成为一个相当规模的办公设备服务公司的老板。

但他总是谦虚滴说:我永远是个搞技术的维修工。
因为没有技术,就没有服务,没有服务,就不会有源源不断的业务。
有业务,才有生存。

五:瓶颈

但是凡事总有空窗期和瓶颈。

丁世军的事业也是一样。

业务越来越好,丁世军不止一次感叹说:我很累。

我们戏说:你赚这么多钱,肯定会累。
你又不是苍井空,总不能躺在床上就把钱挣了吧。

但丁世军丝毫高兴不起来:唉,虽说是赚了点钱,但是我真的是累啊。
别的老板是心累,而我是身体累,心中迷惑。
身心俱疲啊。

原来怎么带好手下的几个兄弟齐心协力,是他的一块心病。
同行的冲击,内部人员的管理。
丁世军总有些力不从心。

用巴东的方言来说:丁师虎(师付)快要坚持不住了。

是啊,业务能做到襄阳,保康,沙市荆州荆门,巫山,方圆多少万平方公里了。
手下的兄弟们技术也成熟了。
但是他还是改不了自己亲力亲为的习惯,所以累。

就在前不久,在兴山与他相逢。
在微信中他问我几点回去,我说估计要晚上,他说他也要到晚上,约我们一起回。
当晚上我们忙完喊他的时候他还没忙完。
加粉,拆机器,安装,调试。
在平邑口上高速时,他停下车来打电话叫我上他的车,在车上陪他说话,他说他已经有好几天没好好休息了,眼睛快睁不开了。
不由得让人感到几分心酸和心累。

放不开手脚,是很多技术员出身的老板所犯的通病和困局。

用丁世军自己的话说:其实我本不可以这么累。
但是我不放心啊。
一想到我今天的业务都是我一年一年用自己的技术和业务跑出来的,每一分钱都很珍贵和珍惜,不敢放手啊。
今天的业务和客户,来得不容易。
我怕一放手,他们给我搞砸了。

但是丁世军也在不停反思自己: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这样子发展不起来,永远只会很累,很累得奔波在生存的路上。
所以我花钱让兄弟们去参加培训,去参加拓展训练。
但是真到面上,心中的坎却迈不过去,放不开手脚。
其实这个世界离了谁都可以运转。
放开手脚让兄弟们去做,自己完全可以当个甩手老板。

唉,但是,现在的兄弟们,有主人翁精神太难了。
丁世军长叹息。

我现在要做的是,一步步克服自己的心中的魔障,大力信任自己的兄弟,让兄弟们独挡一面,我才可以腾出时间,人只有腾出时间了,才有精力和心思拓展眼光。
我现在陷在里面了,陷在里面无法自拔。
陷成业务和生意的奴隶了。
虽然赚到了几个小钱,但是不快乐。
或者是太辛苦了,辛苦得根本没有时间去快乐。

确实如此,人在很多时间能看得清问题 ,但要着手解决问题 ,总会瞻前瞻顾后。

认识丁世军的人都知道,今天他在宜都,明天他在巴东,后天他在当阳。
早上他在宜昌,下午他在茅坪,在郭家坝,在兴山。
翻开地图,可以看到,丁世军,这个努力的青年人,驾着他的五菱神车,跑遍了大半个湖北,跨到重庆,每一天都没有闲着。

最早上早上五点就起床,最晚时半夜两三点才回家。

六:展望未来

我们常在电脑城同他开玩笑:丁局长,丁师虎,丁老板,大丁丁,你这么拼命是为什么,是为了钱财,为了事业,为了责任吗?

丁世军总是嘿嘿一笑:尼玛你们不要拿我寻开心。
老子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媳妇子和兄弟跟我混生活,一天都不得闲啊。

说起未来的规划,丁世军这样想:有一天,他只需要坐在办公室,做着人员调度和技术指导,总揽大局,把业务做得更多,更大。
让客户在一个叫丁世军的人这里,可以享受到办公设备耗材一条龙的省心服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