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飞
他们,是最早送别夜色的人,在黎明时分用沙沙的扫地声,迎接整座城市的苏醒;他们,是融入街道风景里的一件件灰色制服和反光衣,最平凡却又最不容忽视……
入行三十年 一颗平常心今年57岁的陈进飞,是建设街环卫站路面保洁班的班长。只要稍加留心,你准能看到他正拿着扫帚,熟练而专注地进行作业的身影。这份环卫工作,他已经干了超过三十年。这个纪录,在整个建设街环卫站都不会超过5个。

1986年,这个粤西青年只身来到广州,在做环卫工人的表哥介绍下入行,成为建设街建街以来的第一批环卫工人,见证过建设街的变迁轨迹。
“我刚到广州的时候,才二十几岁!
从家乡化州坐汽车过来,几乎花掉一天时间。当时,这里到处都是平房、泥路,横马路还是菜市场。现在都这么繁华了。”陈进飞看着眼前漂亮的沥青马路,感叹道。
如今,他主要负责清扫建设三马路、四马路和五马路一带的路面。每天早上5点到11点,下午2点到5点,必定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建设街辖内全是市政道路,对保洁的要求很高,除了一天“两大扫+三小扫’之外,还要动用机器磨盘和清水进行冲洗。对一般人来说,仅拿着那粗重的大扫帚扫上一个小时,手都要酸痛到不行。
对于环卫工人们来说,这却是日复一日的工作内容。常年累月下来,很多环卫工落下了风湿,随身常备的是止痛药。
“当然会有累的时候。寒来暑往,风吹日晒都有的。特别是临近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搞卫生倒垃圾,还有之后年花年桔的收集……但是怎么说呢,干了这么多年,都习惯了呀。”陈进飞说。
用最敞亮的心 干最脏的活儿建设街的面积不大,约0.93平方公里,但人口稠密,食肆众多,每天的垃圾排放量一直排在越秀区前列。而我们每天目之所及的干净整洁,环卫工人在背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积极向上的他,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成功申请入党,并自觉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因为工作突出,陈进飞攒下一摞荣誉证书。
在工作中,他从不回避最脏最累的活。他辖内路面的下水道堵塞了,扫把和铲子都发挥不了作用时,他直接蹲下身用手去疏通;建设街老旧居民楼众多,没有物管。只要街坊有需要,即使是居民楼的棚顶、屋后的下水道,这些不属于公共保洁范围的卫生死角,他都愿意主动帮忙清理。
建设街环卫站站长杨路给小e展示了一封,写于去年12月底的居民表扬信。住在建设三马路34号的一位86岁老人,用方格子作文纸认认真真手写的,列举了陈进飞为她家大院住户做的一桩桩一件件志愿服务:清扫飘窗垃圾、免费修理报箱……
这些陈进飞眼中再正常不过的小事,却被老人家细心记在心底:“环境干净、整洁,让我们这些老年人也想多活几年,享受国家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
“我们环卫工人就是这样,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件小事,他们都是真的用了心思。”杨路不禁感叹。
挺身而出 工友眼中的好班长建设街现有137名环卫工人,分别按照不同工种分成小组。而做事认真勤快的陈进飞,入行之后很快就当选为保洁队的班长,负责管理7个人的路面保洁队伍。平时,他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监督小组成员们的保洁质量,合理调配大家的日常工作排期。他负责的片区,街容市貌质量一直都有保证,也从没出现过某些路段无人在岗的情况。
作为团队的管理者,他从不以领导自居,反而常常在各个方面维护和为组员考虑。眼下临近过节,最是思乡情重的时候。
谁能想到,陈进飞离家三十余年间,竟然从没有回家吃过一餐团圆饭。每年春节轮班的时候,他总是先将把回家的机会让给外省的同事。自己留下来应对最为繁忙的工作时段。“我没有办法啊,每年过年前后,就是我们环卫最忙的时候,我是班长,实在走不开。”面对家中老父的颇有微词,他也有些无奈。
一件小事
2016年夏天,一位工友在上门向某住户收取15元的居民垃圾费时,遭遇了对方极为粗暴的对待。获知此事,陈进飞当天就带着自己小组的成员,连同环卫站的工作人员一起重新来到这位住户家里,经过近两小时的沟通和劝说,他成功帮助工友追回了欠款,并促成了矛盾双方的当场和解。
关于自己的成绩,陈进飞一直不愿多提。“每年都想着要做好一点,就这样干了一年又一年。其实都是自己分内的工作,没觉得有什么辛不辛苦的。”他只轻描淡写留下这一句。
善行越秀
不放过任何一个好人,不错过任何一件好事 —— 2017年,越秀区文明办携手“微社区e家通”寻找越秀区内、街坊身边的好人善举。如果你身边也有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见义勇为、敬业奉献……的街坊,欢迎为我们推荐!
>>>>
报料方法:
1.关注“微社区e家通羊城建设街”微信公众号,到后台留下你的“姓名+电话+推荐人名字+理由”即可,我们将细读您每一次的留言,谢谢支持!
2.报料一经采用,如果被推荐的好人被评选为月度“越秀善行人物”,报料者将有机会获50元手机话费奖励。
【 壮壮】
【摄影 梁钜聪】(除署名外)
【编辑 严直高】
来源:微社区e家通羊城建设街(微信号:xxsbejt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