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岛城一网约车司机在驾车行驶时,汽车天窗玻璃疑因高温天气突然爆裂。因新车购买才三个多月,他去4S店寻求赔偿,却因玻璃爆裂原因有争议而搁浅。发现,类似的索赔难案例并不少见,律师建议车主对厂家的鉴定结果存疑,可通过第三方机构鉴定。夏日高温,车辆安全事故常见,车主应注意排除安全隐患。
新车买3个多月天窗爆裂
近日,网约车车主巴先生遇到一件烦心事,其刚买三个多月的起亚轿车,前几天天窗玻璃突然爆裂。“那是8月8日晚上八点多, 我正拉着乘客,沿着深圳路从南向北行驶,当过了合肥路路口时,突然听到车顶上砰的一声。”巴先生说,本以为是上面落东西了,停车后一看,发现是天窗玻璃爆裂。“当时天窗是关着的,玻璃上有两个洞,是向外鼓的。”

随后,巴先生通知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了解情况后表示,既然天窗玻璃是自然爆裂,而车辆购买了才三个多月,巴先生可以找4S店赔偿。“即使保险公司赔偿,也只能赔付损失的百分之七十。”巴先生于第二天咨询了青岛韩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经厂家鉴定,天窗玻璃破损系人为破坏,不会进行赔付。“这怎么可能!
我这是买了三个多月的新车,而且买了车是干活的,如果人为破坏会耽误工作,一点好处都没有,这个说法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巴先生说。经过沟通,4S店还是没有同意赔付,只是用胶带将天窗玻璃粘了一下。
对此,咨询了4S店的一名工作人员。据其介绍,人为破坏的认定是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做出的,虽然巴先生的购买不久,4S店还是不能赔付。如果巴先生对此有异议,可以找专业的机构鉴定,如果天窗玻璃确实是自爆的,4S店可以考虑进行赔付。“玻璃爆裂,应该是受热不均导致。虽然天窗玻璃值不了太多钱,但是感觉这事有点让人无奈。”巴先生说。
天窗玻璃爆裂不是个案
2014年1月,城阳区的何先生致电本报,称他在2013年11月买了一辆起亚K5轿车,2014年1月他驾车在环湾路上行驶到城阳区附近时,突然听到头顶“砰”的一声。当时他以为撞车了赶紧刹车,抬头一看,天窗玻璃破了一个大洞。新买的车还没开满两个月,车顶天窗就坏了,何先生很是纳闷。随后,何先生开车找4S店咨询,4S店拍照后把情况反映给厂家,厂家鉴定称天窗是人为破坏,这让何先生难以接受。面对何先生的质疑,4S店表示会协调厂家对受损天窗进行现场鉴定,将根据鉴定结果确定是否更换天窗。
据媒体发布,2016年6月福州的董先生到停车场取车,发现天窗破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洞,警方认为是高温引起的车窗玻璃爆裂。保险公司的人员也称,此前几天就处理过一起高温暴晒致小车天窗爆裂的个案。宁波的徐先生驾驶丰田轿车在行驶途中,汽车天窗突然爆裂,车主认为是自爆,4s店判断是外力原因。2016年3月,德州的郑先生反映,自己于2015年10月31日购买了一辆宝骏汽车,2月21日上午汽车天窗意外爆裂,厂家称天窗爆裂是外力所致,不予保修。
对此,山东川佳律师事务所张宝清律师认为,如果车主遭遇天窗爆裂的情况,可以第一时间报警,并保留现场,由警方排除天窗是外力破坏,以便为以后维权提供证据。此外,车主可以通过汽车生产厂家鉴定是否为自然爆裂,如果是自然爆裂,厂家应免费更换天窗。如果车主对厂家的鉴定结果有疑问,也可通过有第三方有资质的机构,经过双方同意后进行检测,维护自己的权益。
高温下车辆安全事故常见
当前正直高温天气,据媒体发布,8月6日上午,在安徽岳西县廊桥二停车场内,一辆轿车疑似车内起火。出人意料的是,“纵火者”竟然是车内一部手机。消防部门提醒车主,高温酷暑时节是手机爆炸事故高发期,在高温时段,由于长期在太阳下暴晒且空间封闭,极易造成车内温度较高,手机、打火机、香水等易燃易爆物品切忌置于车内,以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除了造成财产损失,高温下的轿车也可能要人命。8月5日中午,成都南部县火峰乡,一对夫妻带着一7岁男童开车出去办事,并将男童忘记在车内,等到最终发现他时,孩子横躺在后排座上,手指甲、嘴唇发青,经抢救无效死亡。7月17日,蚌埠市发生一起惨剧,两名女童被困自家轿车不幸身亡。据介绍,俩女童系在车内高温下窒息身亡,车辆是女童大伯的,就停在家门口,车子没有上锁,两名女童上车后不会开门,最终酿成惨剧。
7月31日,盘锦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5℃,高温给交通安全带来了一定程度影响。交警在京沈高速沈阳方向巡逻,发现一辆大货车停在应急车道上,货车第三轴与第四轴之间起火并冒着浓烟,着火处正好是货车油箱的位置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消防车辆到达现场将火扑灭。据货车司机介绍,由于天气炎热、气温高,车辆发了爆胎,他想把车移动到应急车道上,没想到轮胎的钢圈与路面摩擦后产生火花,点燃了三、四轴之间的油箱。
延伸:
夏季用车注意啦!
暴晒后车内别急着开空调
据了解,汽车车窗都使用钢化玻璃,但也存在一定的自爆率。暴晒后车辆刚启动时不要立即开空调,如果马上将空调出风口吹向玻璃,也可能因玻璃局部温度骤变导致玻璃破裂。高温天气,车辆加油太满,容易使汽油溢出,遇上静电引发火灾。高温之下,路面温度将可能达到60℃至70℃,如果轮胎气压过高,容易导致爆胎。
车辆自燃常见原因有两种,一是线路和油路的老化,加之发动机舱里的高温,很容易发生短路、漏电;二是不合格的改装造成的,使用的材料不达标导致汽车自燃。车主平时应按时保养维修,防止电路、油路出现老化或故障,发现后及时排除隐患。自燃除了和电路、油路有关,还有可能与车内放置的物品有关。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不要让车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也不要在车内放置打火机、香水、碳酸饮料、电池等等易燃易爆物品。
研究发现,当室外温度达到35℃时,阳光直射15分钟,封闭的车内温度将会上升至65℃,在这样的温度之下,待上几十分钟就会有生命危险。家长在下车时需查看后座,即使是短时间下车也不能单独留孩子在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