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号线站务员在高架上迎接乘客
工作人员在修理电梯进入大暑节气后,持续迎来35℃以上的高温天气,11号线高架车站“高热”不退。站务员在烈日下“全副武装”开展工作。高温天气+口罩+手套,他们经受着炎炎夏日的重重“烤”验。每天,他们换上干净的工作服,一个早高峰忙完就已全身湿透。

今天在11号线昌吉东路站发现,这座车站比较特殊,为全玻璃顶棚设计,阳光直射车站,闸机被晒得“烫手”,工作人员忍受着40度酷热的考验,守护着市民的出行。
只见一位乘客在自动售票机前购票,阳光直射屏幕感觉十分刺眼,工作人员想尽办法为乘客遮光,同时还设想加装防护设备解决困难。
强烈的光照,会加速道岔上机油蒸发,污垢垃圾极易结成块状。运营结束后,工作人员要继续顶着闷热擦拭道岔,挥汗如雨。
高架车站的保洁员们头顶烈日,连续工作数小时,身上贴着湿漉漉的衣服,眼眶边的汗珠经常迷了眼,坚守岗位与烈日搏斗,与汗水为伴。
难以抵抗烈日的烘烤,皮肤被晒成“荞麦色”,工作服长时间被汗水浸湿,皮肤都出现了水疱,他们视若无睹,用汗水在维护城市的美丽。他们顶烈阳、耐高温,用心守护着地铁运营安全。他们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整洁清爽的地铁乘坐环境。
 >
11号线昌吉东路站工作人员在艰苦拼搏,16号线滴水湖站同样有忙碌的身影。7月30日,滴水湖站进行了一次“大客流处置”综合实战演练,大家干得特别欢实。
此次演练规模还不小,承办方是磁浮公司,市公安局轨交总队迪士尼派出所、控制中心、公交公司、南汇新城镇临港新城派出所等单位共同参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对参演人员进行对标评估。
“我们这次演练严格遵守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目的是加强各岗位的应急联动处置能力,为车站应急突发事件积累实战经验。”车站负责人表示。
在现场,模拟了进口博览会保障期间,某日早高峰时段,因滴水湖至临港大道站下行异物侵限,车站内出现一处客流拥堵点。值班站长启动三级大客流响应,维保单位立即到现场抢修,调度员采取调整龙阳路至临港大道站小交路运行的方案。
面对大量客流积压车站,申请启动应急公交预案。大客流响应处置过程中,车站内发现一名发热乘客,为此立即启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方案。工作人员很快将异物清除,客流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这次演练的内容可谓“丰盛”,既有工务抢修,也有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以及车站大客流应急响应。各方通力配合,有益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应急情况下各方的衔接配合能力,车站安全有序运营保驾护航的能力又得到提升了。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