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汽车站,无数游子来到深圳的第一站。
2002年9月投入运营至今,每天807个班次迎来送往19个省份外出打拼的年轻人。
建立之初,客运站除承担交通运输功能之外,同时引入大型职业介绍所为异乡来的年轻人解决就业问题。

为深圳各区建设输入工业技术型人才。
在此之前,龙华汽车站名声不显,距离不远的景乐新村三和人才市场经网络传播全国扬名。
依附于三和人才市场生存的年轻人则被戏称为——三和大神。
2017年5月,龙华区景乐新村南北区迎来首次升级改造,如今五年过去,城中村旧貌换新颜。
这里曾是著名的人力市场,三和、海新信等数十家职介所聚集于此,由于生活成本低廉,数万名求职者慕名而来。
他们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一头撞进都市,最终扎根在景乐新村这片弹丸之地。
不久,沉沦于此。
打着零工潦倒度日,喝着两元每瓶的挂壁水,吃着四元一碗的挂壁面,住着二十元一夜的挂壁床位房。
景乐新村整顿后,日租房和黑网吧逐步关停,包括双丰面馆在纪录片《人在三和》播出后不久由于人员流失生意惨淡,也不得不面临歇业关闭。
三和人才市场由原来的景乐新村搬迁至距离富士康更近的龙华大道2229号,持续不断为大神们提供工作岗位。
我们乘坐的士到达三和人才市场时是下午17:17分,招聘展示牌前仅有零星几人在一众纷繁的工作信息中寻找岗位。
以往数百人同时竞聘的景象不复存在,新市场背后的城中村不见大神们的踪影,街道干净整洁,偶尔行人路过身上散发着洗发水沁人的芬芳。
距离不远处,十余名外卖小哥正在等着订单,他们服装统一,坐在电动车上随时准备奔赴生活疆场。
为了寻访大神踪迹,我们步行前往1.7公里之外的龙华汽车站,迄今为止仍然有数百名大神滞留在那里。
夜幕悄悄降临,行人匆匆,生活在黑夜的掩护下逐渐呈现真实模样。
清湖路中段,一间仅有两人经营的小吃店打断我们的探访之路,听老板夫妻说起如今生意惨淡,附近倒闭的工厂不下数十家,连带着经营的店铺也举步维艰。
攀谈之际,肚子不争气咕咕作响,赶忙买下一张煎饼充饥,然后继续赶路。
将近二十分钟才到达龙华汽车站。
⑵
全长15.8公里的龙观大道穿街而过,道路两旁栽满常青树,南方气候温暖,不见落叶纷纷,梧桐树叶虽然昏黄,却倔强地不肯跌落枝头。
林荫间隐约可见行人,然而却没有丝毫浪漫之情,扑面而来的压抑感让人窒息。
人行道上,一位刚刚下班的年轻人正在路边打着电话,愁容满面,与斑驳错落的林间行人不谋而合,同样孤寂,同样茫然。
只是衣着干净,与不远处的游子形成鲜明对比。
还没到汽车站,路边绿化带基石上出现第一位入镜的游子,打过招呼后我们将镜头对准挣扎的生活,记录下充满悲凉的一幕。
与几年前相似,游子身边带着所有行李,一个行李箱就是在这座城市的全部家当,常见的大桶里面装满洗漱用品,不出意外,今晚这位游子将在久坐的基石上将就一宿。
我们不知道他这样多久了。
游子操着浓重的乡音,许是流落许久,受尽炎凉,目光相接时略有躲闪,害怕被一眼看穿窘迫。
游子对面是一位手艺人,正在为顾客整理头发。
电推剪、平剪、梳子、围布,四件工具,远没有门前安装旋转灯箱的发屋工具齐全,手艺看似拙劣,10元一位的低廉价格却能让一位年轻人改头换面,看起来精神抖擞。
旁边停放着电动车,里面并没有清洗用具,顶着一头碎发,年轻人只能到距离不远的公厕进行冲洗。
再往前走就是汽车站广场。
老远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群呆坐在台阶上的游子。
他们眼神空洞、目光呆滞,望着灯光亮起的街道一时心灰意冷。
黑衣少年望向龙观大道,车来车往,急驰而过的车辆无暇顾及打量就消失在视野当中。
身后凌乱摆满行李,地面落满烟头,白色分界线仿佛把世界切割成两个极端。
灰衣大哥起身朝广场走去,职业介绍所专员正在招募零工,使得人群骚动。
灰衣大哥全程无话,我们只得快步跟上。
招聘专员已被人群团团围住,今晚能提供的岗位仅有20个,每天12小时,薪酬220元。
交证件登记,大巴车运往南山、罗湖、福田等地支援疫情一线,岗位——防疫保安。
层层剥削后,工价所剩无几,听到如此,老哥们纷纷摇头散去。
另一位招聘专员从公交站台朝广场走来,老哥们转身围住专员,从语气中才听出是老相识,经常提供岗位供老哥们选择。
这次提供物流分拣岗位,时薪18元,包两餐。
部分大神摇头苦叹,100余元薪酬实在难以糊口。
不过仍有一些老哥交证登记。
不多会儿,专员手上已收足证件。
2017年7月,深圳龙华区景乐新村职介一条街专项整治,打掉一批非法倒卖个人信息及证件的不法之徒。三和大神们才能凭着***保留最后一丝尊严,五年后的今天,打击信息倒卖和两卡交易的标语依然随处可见。
大神们在龙华汽车站餐风饮露,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看似不食人间烟火,实际饥饿难耐时不乏一些老哥会至附近餐厅门前‘开宝箱’。
汽车站东门,永和自选快餐10元每客的餐食是终日昏昏欲睡的大神们难以企及的珍馐美味。
少部分人能吃上像样的米饭,多数大神只能在汽车站广场等待傍晚提袋兜售的家庭快餐。
一菜一饭,售价5元,不时总会有大神砍价,气得叫卖的大姐一阵怒骂:“再这样我就是倒掉也不卖给你们。”
然而大神们干瘪的荷包仅能倒出几枚***,一个一个数着,金属碰撞的呜鸣轻易就可以撕碎大神们仅存的尊严。
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要还待在这里就得面对来自同样底层的言语刺激。
也有人想过离开,最终那些离开的大神还是会回到这里。
龙华汽车站,成了他们的第二归宿。
离开这里,他们就真正地一无所有了。
⑶
汽车站广场真正会找工作的大神没有几个,多数时间他们都在做着各式各样的‘业务’。
只要不干活还来钱快,他们就敢于冒险。
摆在广场中间的手机回收摊是大神们最后的退路,实在走投无路,索性当掉手机中断和这个世界最后的联系。
与其和世界做无谓的抗争,他们宁愿永远受困于此。
人行道上停放的三轮车,商品琳琅满目,小到充电线,大到手机手表,仅需十几元至几百元就能买到一堆商品,这些都是一些大神遗留下来的证据。
他们来过,又好像没来过,他们没有姓名,只能从夹带乡音的话语中才能勉强听出是哪里人。
于是,他们的名字就变成了湖北佬、广西佬、四川佬、东北佬、江西佬、湖南佬……
甚至直接以长相命名,猴杰、狗伟、鼠三……
那些极具侮辱性的名称成为他们在这里对外展示的名片之一。
天桥上,一位老哥望着因疫情暂时关闭的人才市场陷入沉思,与桥下压抑脏乱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不禁悲情。
生活将他们逼迫到这里,然后无情离去。
四天前,龙华汽车站发现两名无症状感染者,车站随之关闭,有些住在里面的老哥已经三四天没有更换衣服,身上散发着酸楚的味道。
随着经济下行,各行各业都承受着巨大压力,能提供给老哥们生存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不得已,只能露宿街头。
一些刚从别处来到这里的年轻人原本希望在这里能获得一些赖以生存的工作机会,哪知事与愿违,只得蹲坐在街头打着游戏无聊度日。
龙华汽车站长期活动的大神们对外界始终保持着防备,因此,我们与大神们的交流时常被打断。
因为我们衣着干净,脸上没有刺目的胡茬,身上散发着与他们截然不同的世俗气味。
大神们在这里学会最基本的技能就是分辨那些抱着揭露他们生活来实现牟利的世俗异类。
尽管如此,几位老哥还是愿意跟我们聊一些自己的见闻。
湖北老哥说:“虽然你跟我们不一样,像是做老板的,不过总感觉你能听懂我们在说什么。”
就在我们来到这里之前,龙华汽车站发生一起斗殴事件,一位大神和外界人士兵戎相见,一人正在抢救,一人被带走调查。
“生活在这里的人精神状态多多少少都出了些问题,一般我们都不交流,只有那些带着好奇来的人才会主动搭话。”湖北老哥说道,顺带着解释了为什么大神们拒绝跟外界交流的原因。
在大神们看来,那些带着目的来打探的人都是为了讥讽和嘲笑他们,对待这些企图压榨他们最后价值的人用不着客气。
湖北老哥在龙华汽车站混迹了两年,他说自己看得很通透,有事做我们就做,没钱了就去挣,没地方住就睡大街,这没什么丢人的,谁还没个落魄的时候。
只要不害人,做任何事情都没什么关系,也不用在乎别人眼光。
交谈中我们得知湖北老哥每晚来到这里都是为了找工作,他不住在这里,和朋友一起租房住在不远处的城中村。
我们提出请老哥吃顿饭,老哥拒绝了。
湖北老哥说:“无功不受禄,我又没付出什么,不能接受你的好意。”
趁我们交谈之际,三丁跑去便利店买了两瓶功能饮料和一个打火机。
我们和湖北老哥的交谈从借个火开始,没想到能聊这么久,身上带的两包香烟此刻已经所剩无几。
三丁将饮料递给老哥说:“那喝瓶水,就凭咱们能聊上两句,这瓶水就该喝。”
老哥没有拒绝,三丁顺势将打火机递过去,同时派上一支香烟。
“等一会儿我们就走,留个火给你,抽抽烟挺好的。”三丁解释道。
可能他误以为我们提出请吃饭是施舍,而老哥并不是乞丐,他不需要施舍,于是拒绝了我们。
我们坐在天桥的台阶上,眼前不时总会走过一两个衣着光鲜的人。
她们匆匆走过,并没有看向我们一眼。
只有几个带着孩子的中年人好奇地打量着三个聊天的年轻人。
夜更深了,寒潮还没来,不过夜晚的深圳总还是有了几分凉意。
我们出门时一人只穿了一件短袖单衣,站在桥上不免感觉清冷。
又聊了一会儿,正打算结束话题,老哥的一个朋友就走了过来。
见我们是生面孔,那位听不出口音的老哥多了几分防备。
“这是?”那位老哥问道。
“刚认识的,从广州过来的老铁,聊两句没事。”湖北老哥告诉朋友。
那位朋友狐疑片刻,最终打消怀疑和我们聊了起来。
听湖北老哥的朋友说,龙华汽车站现在越来越不好混,人越来越少,他做的‘业务’已经不行了,没以前那么挣钱。
新招的小年轻不服管,老是越线,前段时间就‘害’他进去蹲了几天。
原本想着收手,看这光景确实也是,不收手是不行了。
如今已经三十几岁,浑浑噩噩度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听了半天我都没听出来老哥朋友所说的业务是什么,只能大致分析出有些擦边。
大概又聊了半个小时。
湖北老哥说:“再过一会儿大神们就会回来,从天桥到小树林一路都是他们睡觉的地方。”
那些苍凉的背影就已经让我们感到绝望,躺满真实的人间更不敢轻易窥探。
匆忙结束话题,借口***资料问到网吧地址,我们两人仓皇而逃。
⑷
龙华汽车站是继景乐新村之后又一个人间收容所。
这里三教九流,这里五味杂陈。
然而车站东门的玉翠新村则是另一番景象,繁华热闹与这里的压抑绝望差若天渊。
两者之间的距离仅仅只有50米。
但它们互不侵扰,彼此保持着隔绝。
流落在这里的大神中间女性很少,除了夫妻结对的游子,几乎看不到女性存在。
所以来到这里招募零工的职介所多以女性专员为主,这样可以轻易化解大神们天然形成的阶层对立,同时满足长期得不到释放的大神们对美好的臆想。
大神们很多都做不到干一天玩三天,五年前低廉的生活随着物价上涨,如今干一天玩一天都是奢望。
只有真正放弃生活的大神才会一天三顿馒头甚至忍饥挨饿也要满足身外需求。
听另一位老哥说,现在‘修车’的成本越来越高,已经没有那么多迷途的人供他们消遣,多数时候他们只能自己解决。
论坛里流传的集散地早已名存实亡。
老哥们在陌生异性身上重新找回做人快感的愿望随之破灭。
更高级别的消费场所是他们仅够苟延残喘的收入支撑不起的梦幻天堂。
正是如此,今年4月才会有大神欺凌弱小的***流出。
大神云集的龙华汽车站,不时也会有一些一时失意的年轻人。
他们走过天桥与繁华为伍,强行抽离出落寞。
只是身边行囊从未离身。
他们不是大神,而是一些暂时遭遇挫折的人,他们从未放弃过对生活和美好的追求。
所以,他们走到天桥的另一边。
以此来界定挫折与陷落。
⑸
即便大神们放弃生活,仍然有一些有如双丰面馆一样的存在试图从深渊中将他们打捞出来。
永和快餐店、售卖二手低价服装的流动摊贩、做家庭快餐的大姐、剪头发的小哥……
包括龙华汽车站所在的社区以及这座城市都是如此。
2021年10月10日,网络上流传一则龙华汽车站安装喷淋驱赶‘流浪汉’的***,其中深意无非也是希望这些失去人生追求的可怜人重新振作起来,至少不要整日躺着不动。
虽然做法有些偏激,但至少出发点是对的。
后来喷淋头也在一边倒的舆论压力中拆除。
龙华汽车站重新恢复充满尿骚气和汗臭味的堕落模样。
人们在思考中开始寻找温情的方式进行劝导,几位老年艺术家带着音响走上汽车站广场,希望通过充满激情的恰恰舞重燃大神们对生活的渴望。
恰恰舞是充满热情的不能有严肃味道,并加有断音奏法,使舞者能够制造出"顽皮般"的气氛给观众。
2019年,由蒋欣、佟大为、赵达等演员主演的《奔腾年代》,佟大为饰演的留学归国技术青年常汉卿为了中国高铁冲上160公里,通过这支舞蹈留下白冰饰演的廖一梅,为中国高铁跑出新时速奠定基础。
老年艺术家们生于那个年代,于是就以这样一支充满激情快乐的舞蹈作为对生活的赞歌。
希望能有大神听懂,并离开这里重新振作起来。
这是独属于那个年代的浪漫主义。
哪知被大神们当做来自生活的讥讽从而选择视而不见,继续低头玩弄着手机,企图借此逃离虚幻的现实。
大神们的组成错综复杂,绝大部分都没有机会接受系统性的知识教育。
认知水平有限,因而造成了对善意的误解。
在龙华汽车站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一些尚未跳脱稚气的面孔,他们大多十七八岁,早早辍学流落于工厂流水线和货运码头之间,受制于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匮乏,他们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挣钱,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听湖北老哥的朋友说起这些十七八岁的少年,不免有些惋惜。
有些意志力薄弱的少年为了一顿饭食或者几十块零钱就不惜冒险。
有人甚至因此失去自由。
不过这样也好,起码他们不用再忍饥挨饿,也不用再被剥削。
只是这样的代价未免有些惨重。
而留给我们深思的则是大神们形成的根本原因。
原生家庭错误的教育观念、贫穷的生存环境、失败的婚姻、膨胀的欲望心、社会的包容度……
这一切都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出的改变,需要更多力量参与。
我们只能祈祷,惟愿世间少些苦难,惟愿我们能多些温情和善意、理解与包容。
⑹
我们在龙华汽车站一直坐到真正的黑夜降临,但至始至终并未将镜头对准那些就地躺下的大神们。
他们清醒过来自然就会离开,而我们能做的仅仅只是保留他们最后的体面,不让那些落魄的样子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柄。
此外,三和大神从来都不是精神乌托邦,更像是灵魂的陷落地。
三和青年不愿意也不可能成为众多年轻人逃避现实的托辞。
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曾有这样一段句子:
你的征途是荒芜的尽头,是繁华的始涌,此去山水长远,无论荆棘亦或坦途,请看护好你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祝你鼎沸胜意,祝你喜乐皆安,祝你清澈圆满起波澜,无畏、无悔、无憾。
请务必相信东风浩荡,骄阳晴朗,彼岸有光,加油!
而三和青年则成为这段句子较为酸楚的注释。
离开龙华汽车站时我们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尽力避开那些苍凉与绝望。
四个小时,三丁和我夹在手中的香烟从未断过,直到重新走入繁华,我们才勉强挣脱出来。
2022年6月14日,龙华区官方发表文章,题为《奋斗是龙华最鲜明的底色》。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龙华区自2017年挂牌成立以来,一直倡导奋斗,而我们也是为了奋斗出更好的生活才来到这里。
全长19.4公里的龙华大道,沿路无不彰显龙华的奋斗主旨。
奋斗龙华四个大字贯穿始末。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一座高山,普通人也可以铸就伟大。
我们可能无法铸就伟大。
但走出来,是为了活下去。
每个人都是如此。
撰文:姜封
图源:影视剧照来源《奔腾年代》,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