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先进工作者,在全国出名;
他是肇庆首批万元户之一;
他从十多岁开始就从事五金修理业,

大锁、小锁,没有他开不了的锁……他就是肇庆“钥匙王”——陆贤一起看看他的传奇故事
艺巧五金修理店。西江日报全媒体 严炯明 翻拍
配匙“配出”万元户上世纪七十年代,
陆贤在明直路摆摊
为周边街坊用手工工具配钥匙。
随着改革开放,
逐步允许个人凭借手艺开店谋生,
陆贤成为第一批个体经营户。
陆叔钥匙铺留下的一台钥匙制作机。西江日报全媒体 严炯明 摄
1980年,49岁的陆贤看到市民存在“修补难”的问题,于是领取个体特种经营执照,在明直路口开了一个五金修理档,以经营修锁配匙为主,取名“艺巧修理店”,取其技艺精巧之意,但街坊习惯叫它陆叔钥匙铺。
端州城区首家五金修理铺
当时,陆叔钥匙铺
是端州城区首家五金修理铺。
配一条钥匙收费一元,
结构复杂的锁需收费几十元,
一个保险箱则要数百元。
西江日报全媒体 严炯明 翻拍
凭借娴熟的技术和文明诚信的经营,
陆贤积累了大批顾客,
并成为肇庆首批万元户。
随着生意日益红火,店铺扩大经营,
并在1985年搬迁到明直路的新址。
据当年7月3日《端州报》发布,当时开业盛况,陆贤邀请了各界两百多人,现场热闹非凡。西江日报全媒体 严炯明 翻拍
上世纪90年代,
陆贤的五金修理生意越来越红火,
在明直路和正东路共开了4家店铺,
其中一间就是目前城中路29路的
艺巧五金修理店。
位于端州区城中路29号的陆叔钥匙铺(艺巧五金修理店),是当年众多分店之一,2015年,陆贤将店铺转手。西江日报全媒体 严炯明 摄
一代“钥匙王”曾受邀到东北,只为开一把锁
陆贤有子女三人,
都传承了父亲的手艺。
大女儿陆秀艳回忆,姐弟三人刚上学,
父亲就教他们配钥匙手艺。
1983年,陆贤将大女儿招入店内务工。
“父亲教导我们,有一份手艺就能挣钱养活自己。”陆秀艳现在宝月路附近经营一家小商铺,店内有配钥匙服务。其余两兄妹已经转行做其他工作,但父亲事迹依然让他们记忆犹新。“父亲技艺高超,大家都叫他‘钥匙王’。”陆芳艳说。
艺巧五金店旧照。西江日报全媒体 严炯明 翻拍
在广州修锁
1982年,肇庆中旅社驻广州办事处保险柜锁损坏,无法打开。请了广州师傅也无法解锁,办事处工作人员多方打听,得知肇庆陆贤大名后,立马用专车将其接到广州华侨大厦。只见陆贤掏出自制万能钥匙,三两分钟保险柜应声打开。
到沈阳开锁
陆芳艳告诉,父亲参加全国先进工作者大会后,在全国都出名了,经常有一些外地老板专门请他去开锁。记得有一次,沈阳市一个工厂保险箱锁坏了,特地请陆贤去开锁。“当时爸爸坐飞机飞过去的,厂家为此花了不少钱。”她笑说往事好像就在昨天。
位于端州区明直路的艺巧五金修理店。西江日报全媒体 严炯明 翻拍
除了技艺高超,
子女对父亲的另一个评价是
豪侠仗义,热心于***。
在他看来,修锁配匙是谋生手段
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陆贤年过七旬时,依然十分热心为街坊服务。他经常响应社区号召,摆一个便民服务摊,为街坊免费配钥匙。市民陈小伦以前经常到陆叔处配钥匙,他告诉:“陆叔虽然年纪较大,但还是喜欢亲力亲为。”
目前店铺还有经营吗?
情况怎样?
4月12日下午,来到城中路29号,这是一栋两层高骑楼,砖木构建筑,始建于民国时期,一楼临街店面为当年陆贤分店之一,约45平方米,二楼外部被玻璃幕墙覆盖着。如今店铺大门紧锁,上面还保留着 “艺巧” 招牌和门上“上门开锁”几个大字。旁边店铺老板陈肇芳说,陆叔钥匙铺已停业两个月了。
陆叔钥匙铺位于一栋建于民国的骑楼。 西江日报全媒体 严炯明 摄
陈肇芳本在广州搞建筑生意,因为一次机会认识80多岁的陆贤。“陆叔表示子女没兴趣接手生意,希望能转让给我。”2015年,陈肇芳正式接手陆叔钥匙铺。今年2月底,公房租约到期,陈肇芳只好将店铺搬至原址右侧的新店,旧店目前已经空置。
市文广旅体局也建议,
从府城复兴角度看,
陆叔钥匙铺外观简陋,不易被游人发现,
可以由政府统一投资修缮,
体现古城传统手工艺元素。
店面骑楼廊柱上,可悬挂陆叔钥匙铺
历史信息介绍和旧照片。
来源肇庆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