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米是由真菌中的黑粉菌寄生产生的丝黑穗病,植物种子发芽时,粪肥、土壤、种子上残留的丝黑穗病黑粉孢子也会随之发芽,一段时间后,植株生长点附近会形成许多菌丝体,菌丝会随着作物的生长而增加,一直到黑粉菌破坏了整个穗部,就形成了乌米。
乌米又称高粱黑粉,是一种生长在作物顶部的真菌,一般特指高粱丝黑穗病。颜色多为黑色,一般生于高粱、玉米、黍子上,感染后生长成的白色棒状物,北方部分地方称“米蛋”,其中高粱、黍子乌米幼嫩时可以食用,玉米乌米也可食用,味道尤为鲜美。
乌米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尤其是K、Se含量较高)、维生素、真菌多糖以及人体必需氨基酸。美国已将其列入食用菌之列,墨西哥也将其视为美食佳品,而我国对其开发利用尚属空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乌米是幼苗系统侵染病害。病菌有高粱、玉米两个寄主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主要侵染高粱,虽能侵染玉米,但发病率不高。玉米专化型只侵染玉米,不能侵染高粱。中国已发现3个生理小种。土壤温度及含水量与发病密切相关。土温28℃、土壤含水量15%发病率高。春播时,土壤温度偏低或覆土过厚,幼苗出土缓慢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