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茶蓬村,相传为方便过往行人,当地百姓在交通要口设置茶蓬,免费供应茶水而得名。凭借抢抓一系列机遇,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三产,如今的茶蓬已经从当初小小的茶水摊逆袭成为产业强、生态美、农民富的美丽新乡村。
“没有资金,想要为民办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茶蓬村党总支书记张雷告诉,如今的茶蓬村是由原茶蓬、永华、永兴、牌楼四个村合并而成,合并前的茶蓬村是穷的叮当响,“有时到了年底,村干部的工资都发不出,还得厚着脸皮去‘化缘’,请求政府去协调资金。”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发展村级经济,2007年,村两委会研究决定,规划新建一个130亩的工业创业园,依靠创业园土地租赁,每年村级收入增加近 26万元。创业园的建成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带来了工作机会,不少村民在招商引资带来的企业里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尝到甜头的茶蓬村就这样开始了一系列投资发展的举措。2012年,随着仪征汽车工业园的发展,茶蓬村考虑到自身紧邻汽车工业园的区位优势,投资近700万元新建茶蓬停车场,第一年就增加村级收入近100万元;2015年底,利用汽车工业园闲置土地,茶蓬村投资170万元新建农贸市场,实现每年增加村级收入20万元;抓住仪征滨江新城建设的机遇,茶蓬村投资1980万元新建一座占地40亩的木材综合贸易市场,可容纳各类商户50户,每年增加收入175万元。

除了积极寻找新增收渠道,茶蓬村还对老旧资产进行盘活, 2018年—2019年投入260万元对永华、牌楼老村部进行三产用房改造,增加村级收入22.5万元; 2019年6月,以1400.8万元成功竞买破产企业宝晟纺织,预计每年收益增加80万元以上。 2019年,茶蓬村三业总产值达8.61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45万元(其中经营收入5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80元。 腰包鼓了,美丽乡村建设才更有底气。 张雷告诉,近年来,村里加大资金投入,全村通组道路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 “三化”全覆盖,通户道路“三化”率达到 98.9%,实现雨污分流,“村民出行再也不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生活质量到底如何,还得听听住在茶蓬村的村民怎么说。58岁的刘爱军,一家三口住在面积近23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楼里,每天一起床洗漱有热水,冷热有空调,白天去工厂上班,晚上和朋友们在村民广场上活动活动,生活舒心自在。刘爱军告诉一年下来,他和妻子两人的收入近10万元,是 8年前的十多倍。“这样的生活,甚至比有些城里人还好,以前咱们是想也不敢想的。”刘爱军说,“这都要感谢村委会,带领我们全村的人奔小康。”像刘爱军家这样的乡村别墅,目前已有287户村民入住。张雷表示,未来,茶蓬村将继续大力推进村民住房改善,打造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1400余套这样统一设计的乡村别墅。“我们还配套建设了1500平米的村便民服务中心、230平米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1260平米生活和农资服务中心和400平米的居家养老中心,就是希望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舒心便利的生活环境。”
站在茶蓬村村口矗立着的“全国文明村”的牌楼四处望去,是一幢幢整齐簇新的乡村别墅,是一条条笔直平坦的水泥路,是一片片四季常青的景观带,一盏盏明亮划一的路灯……更是一幅幅冉冉升起的乡村富裕的美丽图景,一个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幸福希望。
交汇点 李源 实习生 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