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容城县高质量发展贡献组织力量(容城党建人才二十治理)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
作为党委组织部门,要认真落实全省组织部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要求,按照柯俊部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开创全省组织工作新局面”总体部署,在着力推进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落实上踔厉奋发,努力为容城县高质量发展贡献组织力量。

  拧牢理想信念总开关,激发干部担当新作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
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关键在于锻造一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党性纯粹的干部队伍。
要在学习实践形式上谋深谋实。
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划定干部“百分制”网络学习专题班,实行雄安党建“云课堂”月奖励机制,为2900余名70岁以上老党员赠送“红色之声”收音机,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掀起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各行业党员干部学习热潮,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大学习”体系。
以“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为载体,县领导带头,掀起党员干部走基层热潮,学、研、做一体化推进。
要在考核质效上求准求真。
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持续用好疫情防控、平安建设、经济发展三个专项考核办法,强化平时考核,全面、客观、动态掌握推进各项工作的实绩实效。
畅通干部“能上能下”渠道,今年以来对工作不力的13名干部进行了免职调整或转任职级,促进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让优秀干部在推动党的事业发展中不断成长。
要在品牌塑造上唯新唯强。
创设“人民学习——雄安新区智慧教室”培训平台,率先开展4期党政正职“党员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让党中央的声音直达基层。
持续擦亮容城“青年干部读书交流研讨会”品牌,落实“领导带学、个人自学、现场测评”制度,形成县级示范带动、乡村主动参与的“一主多元”良好局面。
打造容城“桑榆”品牌,充分凝聚老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智慧和力量。

守好基层党建责任田,打造社会治理新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
要对照柯俊部长“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求,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为实现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组织保障。
要千方百计夯实基层基础。
以“党建引领示范建设”、农村干部学历提升、乡村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擂台赛”三项工程为抓手,打造高质量党群服务中心,抓好“头雁”队伍教育管理,推动“党组织+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从弱变强,把基层党组织变成引领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要百折不挠破解治理难题。
以城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持续开展社区治理“一张网”整治工作,引领党员向社区报到,建强“青年先锋号”“建设者之家”等志愿队,力争实现精细化、规范化社区服务,打造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品牌。
要真抓实干推动党的领导全覆盖。
做实两新组织摸底排查,开展党建工作“百日攻坚”行动和两新“党建示范创建”行动,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量身打造“红色轻骥驿站”,推动党组织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
深入推进机关党组织“抓党建、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活动,用党建提升成果助推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公立医院、中小学校,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
确保党在各领域各行业发挥领导核心地位。

为容城县高质量发展贡献组织力量(容城党建人才二十治理) 汽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拓展引用管育主渠道,建设人才管理新标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要按照倪岳峰书记提出的“要强化人才观念,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要求,从容城发展的实际出发,围绕新区打造新时代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雄安样板,破解人才引不进、育不出、用不好、留不住等难题。
统揽各部门人才政策,引才设岗、筑巢引凤,实施“雄才卡”申领一条龙服务,高标准打造“人才公寓”,为人才解决生活、事业、发展难题,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吸引优秀人才到容城扎根落户、建功立业。
统筹各领域人才规划,打好“雄安新区”金字招牌,借势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驻地区位优势,依托晾马台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贾光乡设施农业产业项目等产业资源优势,统筹人才使用管理规划,引导教育、医疗、科技、农技等各类人才如泉奔涌。
统领各条块培育举措。
抓实党建引领人才培养计划,分门别类、条分缕析建立人才库,实施“县级领导联系人才”制度,用好用活“书记早餐会”“部长会客厅”等载体,根据人才需求创新岗位锻炼、挂职跟班等培训举措,鼓励优秀人才带着先进理念、资金企业、社会资源回归故土、反哺家乡,把容城县打造成雄安新区人才集聚新高地。

  瞄准时代蓝图站排头,凝聚服务大局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
要联动协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按照柯俊部长“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要求,聚焦雄安新区党建联建“十共模式”,挖掘政企、社企、村企、企企联建潜力,推广容城县贾光乡与寿光市古城街道“跨区域党建联建”模式,建设雄安新区蔬菜保供基地,打造城市“中央厨房”,开发城乡文旅产业链条,积厚成势推动城乡融合跨越式发展。
要精专并举打造城乡善治格局。
积极推动“党小组长+网格长”双长合一工作制度,把党小组建在网格治理链条上,完善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提高城乡社会治理能力。
聚焦“村居并行”模式下社区治理新特点,精准实施党员干部“双重管理”制度,把“百姓所盼”变为“干部作为”,为回迁群众铺展幸福生活美好画卷。
要点线结合绘就美好未来之城。
抓好容易线(容城县—易县)“电子商务—设施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带建设,发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聚集效应,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一村一品”乡村产业新格局,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四业”并举走深走实,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全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容城新篇章。

  (作者系中共容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